近五年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累计洽谈储备项目1025个、意向投资8171亿元,签约项目383个、投资3737亿元,156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663亿元,连续三年实现项目工作“三个一千亿”目标……
9月23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举行“喜迎党的二十大,改革创新做示范”五年发展成果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总结沈抚示范区近五年来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凝聚奋进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自创立以来,作为全国唯一的改革创新示范区,作为辽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间”,沈抚示范区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中确定的建设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新引擎“四大定位”,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开放创新、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等“五大任务”,着力建设城产融合、创新、绿色、智慧的高品质新城。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沈抚示范区持之以恒打造涵盖用人制度、运行机制、行政审批制度、网格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十大领域改革”体系,统筹推进110项改革措施,形成50余项制度性创新成果。
以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区域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压减审批时限94.41%。以项目为中心的全员招商体制不断优化,构建了招商引资项目专员服务全覆盖、重点项目专班推进全覆盖、项目服务“全生命周期”全覆盖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图谱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生态招商、撮合招商等多维度招商,积极打造以企业信用承诺制审批改革、构建科学高效事中监管体系、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沈抚政务服务标准。
“企业开办7环节2小时”、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产业图谱精准招商等3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近五年来新增市场主体73891户,总数是2018年初的8.4倍。
以新兴产业为重点 创新型产业体系日趋成熟
沈抚示范区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应用及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氢能、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集群。以龙头项目为核心、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为重点、六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创新型产业体系集聚效应凸显。
辽宁数字经济育成中心落户示范区,近130家数字经济企业落地生根,六大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致力构建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和生态圈,引进建设国家蛋白质中心沈抚生命科学园、天年医疗大数据中心等前沿项目,方大医院等一批三甲医疗机构加快建设。以辽宁龙芯智慧产业集群、中南高科·沈抚信息技术产业园为牵引,打造制造技术产业集聚地和研发地,中煤科工沈阳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正式上线。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场景开发,首个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落地。投资百亿元的正威新动能材料产业园及东北供应链总部项目签约,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总部类企业达到80余家,14个总部经济项目开工建设,渝商大厦等项目建成封顶,彰显集聚态势。
逐步建立“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模式,科技型企业发展突飞猛进。积极引入了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力学所、东北大学沈抚工研院等产学研项目落地,重点围绕破解高温合金、高端轴承钢、特种材料等“卡脖子”领域难题,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近五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42%、达到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16%、达到204家,专精特新总体数量翻五倍。
以绿色生态为根本 民生事业跨越提升
聚焦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十横十纵”路网和立体轨道交通网,建成市政道路230公里,铺设雨污管线465公里,推动轻轨5号线延伸至365bet国际_bet官网365app下载_365天dni边界,全国首条跨两市的有轨电车正式运营通车,成功争取沈白高铁在示范区设站,推动沈阳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纳入建设规划。成为国家与辽宁省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首批3个试点城市之一,安排老旧小区改造38项,惠及居民9527户。
通过三年种绿补绿,示范区绿化面积年均增幅20%以上,绿地率达到16.4%接近倍增;规划构建了10条全长约156公里的绿道慢道体系;以9.8公里的浑河左岸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景观建设齐头并进,人民文化公园即将正式开园,加快由“公园在城市中”向“城市在公园里”改变,以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示范区百姓的获得感。
累计投入教育、卫生等民生资金达7.7亿元,成功引入了东北育才、省实验学校、中科院幼儿园等9所优质教育资源,高标准的示范区敬老院正式落成,中科院幼儿园、拉古中心幼儿园开园运行,南京一校、南昌中学正式开学,围绕敬老、抚幼、育才广聚优质民生资源。同时,创新建设“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创新红利和平安环境。
站在五年之期的新起点,沈抚示范区将以更高站位、更远境界、更大格局,发挥更大作为,聚焦“四个定位”“五大任务”,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描绘示范区人的“幸福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