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传媒网讯(抚顺日报记者 王丽)为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市卫生健康委以老百姓最为关切的“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质量有监管、患者有疗效”为总体目标,聚焦优质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今年4月份通过制定实施《365bet国际_bet官网365app下载_365天dni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级,加快推行中医医疗双循环服务模式,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健全完善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
在全民健康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公众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及早期干预的大趋势下,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在能力建设上,全力支持市中医院争创省中医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在体系建设上,由市中医院牵头区域内中医医疗机构、中医馆,建立中医医联体,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梯度支持的联动发展模式。在“专科专病”上,由市级以上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牵头,以中医优势专科专病临床协作为纽带,带动各级医疗机构相同专科领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在清原、新宾两县中医院建设特色专科。持续推进中医优质资源下沉,支持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带动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骨干作用,深入推进中医药融入社区健康服务一体化发展。同时,逐步完善中西医临床协作机制,协调中西医优质资源,在肿瘤、骨伤和康复等专业领域组建中西医协作专病诊疗团队。完善中西医会诊制度,推进多学科联合门诊、中医医师参与西医病房查房等多种形式合作,构建中西医一体化服务模式。
逐步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通过优秀中医人才研修、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骨干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全国、省名中医相衔接,培养我市中医人才成为省名中医、青年名中医。加大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力度,继续开展市级名中医、青年名中医评选工作。鼓励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传承型人才。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开展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对名老中医擅长病种或技术专长进行系统总结研究,形成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经验方等。开展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通过为期3年的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培育中医药骨干人才。积极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鼓励西医学习中医,继续组织参加省级“西学中”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在市、县(区)中医院设置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实践基地,在设有中医馆的基层机构确定一批基层实践基地。开展对口支援和合作交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药产业扶贫等方面,采取精准有效的对口帮扶措施,提升受援地中医药发展水平,助力健康抚顺建设。
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为让中医适宜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百姓多元化健康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在持续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方面,不断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并对标国内、省内一流水平,建设一批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优势专科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示范中心,打造中医药临床服务优质品牌。支持市中医医院建设2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县级中医医院建设2个以上省级特色专科。广泛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进中医治未病服务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康复科。实施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争创省级治未病、康复中心和治未病、康复培训基地。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鼓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综合医院非中医临床科室按照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工作。实施“互联网+中医药”服务,鼓励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
附件下载: